“三绿”并进 文山筑牢滇东南生态安全屏障
科学扩绿,扎实推进“绿美+”建设,推动国土绿化数量质量“双提升”
始终厚植绿色发展底色,坚持绿美建设一直抓,深入实施绿美山川行动,全域贴上绿美标签,增添文山绿色底蕴。全州林地面积3010.41万亩,森林面积1729.57万亩,蓄积量6780.87万立方米,其他林木蓄积量28.85万立方米,平均每公顷蓄积量59.98立方米。
绿美+国土绿化。持续实施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2023—2025),推进森林抚育、造林补助等营造林项目建设,2023年完成营造林20.24万亩,“三沿”绿化人工造林0.46万亩,“四旁”绿化植树71.4万株,绿化村庄3588个。西畴县石漠化治理登上央视《新闻联播》,人民网点赞文山州石漠化治理成效。马关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砚山县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绿美+植树造林。深入开展“一人十树、一村万树”三年行动,大力推广乡土树种示范运用,打造独具辨识度的文山“绿美符号”。优化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组织形式,将义务植树与绿美文山先锋行常态化融合开展,依托“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平台,不断创新拓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载体,把全州人民“盼绿美”“要绿美”“建绿美”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共建共享绿色的实际行动。2024年上半年,全州完成义务植树342.81万株,参与人数105.52万人。
绿美+苗木保障。紧扣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用苗需求,加快构建特色乡土树种苗木保障体系,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建成省级保障性苗圃3个、州级1个、县级1个,培育各类苗木1700万株以上,全州各类苗圃基地达221个,培育各类苗木8750.18万株。2024年计划完成西畴、麻栗坡、丘北三县保障性苗圃建设。
大力兴绿,大抓“绿色+”经济,拓展绿色发展新路径
紧扣省委、州委“3815”战略和大抓“资源经济”安排,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中心任务,不断拓展“两山”转化新路径,2024年上半年,全州完成林草产业综合总产值91.26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25.37%,实现第一产业50.87亿元、第二产业20.53亿元、第三产业19.86亿元。
推进“三棵树”产业发展壮大,以“三棵树”为基础,持续发展“1+3+8”林草特色产业,发展油茶81.6万亩、八角93.48万亩、蒜头果6万亩。目前,选育、审认定油茶优良品种16个,油茶产品获得绿色产品认证2项、有机产品认证1项、有机基地认证1项;富宁八角精深加工一体化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国家卫健委受理蒜头果油作为新食品原料的申报,广南县、富宁县部分人工栽植蒜头果实现挂果。
深入推进林旅融合,积极培育森林康养“新靓点”,建成森林康养、湿地旅游、草原旅游等基地49个,森林康养示范基地数量排全省第一。广南县凌垭铁皮石斛有限公司以“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为依托,以“林下经济+旅游+康养”模式,发展集石斛养生、田园观光、悬崖酒店等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业态,年接待游客73.6万人次,综合性收入2390余万元。西畴县香坪山国有林场大力发展户外体育运动和森林康养项目,2023年筹办自行车比赛2场,建设森林康养步道6200余米。马关县建成百年古寨(马洒森林康养人家)、千亩草场(雾缦云山森林康养基地)、万亩森林(马洒森林康养健康步道)等一批森林康养旅游景点,串联全县形成10条精品旅游路线。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依托立体气候、森林资源、自然景观等优势,大力推广林药、林禽、林畜、林旅等发展模式,做实“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联农带农机制,不断拓宽助农增收渠道。目前,全州林下经济企业17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个),林下经济农民合作社181个,覆盖农民1.61万人,从事林下经济的农民达36.2万人,林下三七、黄精、草果、砂仁的面积、产量均居全省前列。
强化科技支撑,加强与西南林大、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积极储备中央财政科技推广项目,抓好八角林下特色经济作物复合经营示范、草果经营管理技术示范等在建项目实施,推动林草科技成果普惠共享。
落实政策保障促增收,持续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攻坚成果,选聘续聘生态护林员、天然林护林员、公益林护林员共15560人,平均每人每年可获管护收入9000余元,可带动就业增收14223万元。
精心护绿,构建“林长+”责任体系,筑牢滇东南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保护优先,落实最严格的保护制度,推进林草湿资源监管规范化、科学化和效能化,切实保护好文山的绿水青山。
紧盯关键少数,充分发挥林长制抓手作用。建立以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为双总林长的责任体系,落实林长网格化责任管理。目前,全州划分林长责任区州级8个、县(市)级123个、乡(镇、街道)983个、村(社区)2143个,辖区森林草原面积全部网格化、责任化管理,实现了“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工作目标。同时,充分运用“四单两函一通报”机制,聚焦森林草原防灭火等重点工作,督促各级林长将巡林责任落实到位,促进林长制由“冠名制”变为“责任田”,从“有名”向“有实”转变。2024年上半年各级林长开展巡林5.6万余次。
升级措施,全力处置森林草原火情火险。在全州范围内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实行森林草原防灭火“334”措施(即:在“防”方面抓好3件事,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林区实行封山管理、严禁一切野外用火、禁烧秸秆;在“救”方面抓好3件事,形势研判、专业指挥、及时安全避险;在组织领导方面抓好4件事,层层落实责任、强化宣传教育、强化队伍建设、严肃责任追究),以最严责任最硬措施,坚决打赢高火险期森林草原防灭火攻坚战。上轮防期高火险期卫星热点个数较去年同期下降72%,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草原生态安全。
聚焦生态安全,全面加强林草湿资源管护。加强林草湿资源监管,用好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监管“六项机制”,持续做好林草生态案件查处整改工作。扎实推进林草资源管护,积极推进森林资源统一管护体系建设。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文山州共有自然保护地27个,面积18.4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86%。完成全州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保护区管理体制。国家林草局公告撤销麻栗坡县松材线虫病疫区,全州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低于国家控制指标。
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扎实开展“清风行动”“网盾行动”专项行动,上半年共组织开展执法50次,收缴野生动植物606只(株),立案查办46起。加大自然保护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回归、迁地或近地保护工作,持续实施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险,不断提升野生动植物保护水平。目前,全州境内分布有华盖木等24种一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滇南桫椤等186种二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蜂猴等22种一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短尾猴等94种二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亮叶木莲等14种极小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