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无人机技术广泛应用于荔枝种植
正值盛夏,茂名高州主题荔枝园内一片绿意盎然,三台农事无人机盘旋于低空作业。7月29日,广东省第一届荔枝飞防峰会在高州举办。通过展示新技术、试飞新机具、推广新模式,旨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无人机技术在荔枝种植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提升荔枝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助力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飞防实现亩均节药1500元
2023年,中国采用无人机的植保面积达到126亿亩次,截至2024年6月底,农事无人机保有量达到了33万架。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机部副科长潘十义表示,农事无人机精准作业已成为低空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近年来,随着广东荔枝产业快速发展,对高效、智能植保工具的需求日益增加。无人机飞防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提升荔枝产业竞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使用无人机对百亩荔枝园进行施肥作业仅需3小时,而若采用传统的地面植保方式,则需要7名工人花费一整天时间。此外,无人机施药具有喷洒均匀、雾化程度高等特点,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减轻农药对作业人员的健康风险。
“我之前要雇13个长工,农忙时要请3-4个兼职,买了2台无人机后,现只雇4个长工,这样更省钱,种出来的果子更好。”来自阳江的曾计承包了1000余亩地种植荔枝和龙眼,如今他已学会操作无人机完成水肥管理和植保工作。
“人工打药成本约3万元,需5-6天,等工人就位易耽误农时,无人机飞防则不存在此类情况。”在电白承包330亩土地种植荔枝、龙眼等果树的种植户谢令如是说。
除了节省人工之外,无人机飞防还可以实施精准施药。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吴伟斌介绍,根据果园作业环境的特点,农事无人机研制姿态可调整自稳喷头,实时动态调整喷头指向,提高作业稳定性,实现均匀喷洒;无人机变量喷施机具开发建立不同飞行速度下药液运动规律的估算模型,可实现不同飞行速度下喷施流量自适应调节,“最终可实现荔枝亩均节药1500元,平均节水20%,节肥18%,节药30%,省工80%。”
据统计,广东省2022年防治面积已超过1600万亩,呈快速发展态势。随着无人机的智能化程度提升,农事无人机的保有量和作业面积将进一步增长。
农事无人机直面四大挑战
吴伟斌指出,尽管农事无人机在农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优势,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丘陵等复杂地形对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和操控性能构成严峻考验,尤其是在果树管理等精细作业中。无人机在执行喷洒农药等任务时,必须达到极高的精准度,以严格避免对非目标区域的误伤,这对其避障能力和定位技术的精确度提出了严格要求。此外,复杂地形对无人机的续航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因为长时间的连续作业易导致电池电量不足。同时,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如气流突变、机械故障等,这要求采取全面而有效的安全措施来确保飞行安全。
吴伟斌表示,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业内正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例如,通过研发无人化自主视觉识别避障技术和精准施药功能来提高无人机的效率和精准性;优化多模态数据融合模型,构建更稳健的检测模型,以提高作业精度;将多光谱检测技术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相融合,实时分析数据,为工作人员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