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夏种进度超七成 新技术为种田插上“科技翅膀”

admin3个月前okex交易所官网下载48
6月下旬,夏种夏管正当时。6月21日,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据全省农情调度,当前全省夏种进度超70%。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夏播质量关系到秋粮丰收基础。新江苏传媒记者了解到,连日来,江苏多地通过选种优质品种、使用先进技术,为夏种插上了“科技翅膀”。
顾华夏/摄
良田播良种,攥紧农业“芯片”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子直接决定了粮食品质的优劣和产量的高低。在选种之时,许多种植大户颇为用心谨慎。

“我们今年种宁香粳9号比较多,2万亩粳稻,一半面积都种的这个品种。”南京新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清娣介绍,在江宁区淳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种植基地,公司今年重点种植了宁香粳9号。“第一年我们试种了200亩,第二年种了2000亩,第三年种了6000亩,今年是第四年,产量基本上能达到700公斤/亩。”许清娣说,扩大种植面积的底气来自于强烈的市场需求,园区以“宁香粳9号”等为主要品种的稻米品牌“土桥大米”,一斤可以卖到10元以上。
宁香粳9号由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选育,产量高且口味软香。据团队教授级高级实验师刘喜介绍,当前,宁香粳9号已经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名录,成为江苏、安徽、贵州等省份的主导品种。
在南京六合龙袍街道赵坝村,南粳46、南粳9108是主要种植品种。赵坝村会计叶权告诉记者,村里的千亩高标准农田是南京市稻米区域公共品牌“金陵味稻”的种植基地之一,村里根据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主要种植南粳46、南粳9108等稻米。“产量一年比一年高,从600公斤,到650公斤,现在一亩可以打700公斤,南粳46大米一斤可以卖到10元。”
除了南京,盐城、南通等地也在主推宁香粳9号、南粳46和南粳9108等优质高产粳稻,并示范推广南粳5718、金香玉1号、软玉7276等优质稻种。盐城东台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站长杨玉萍透露,今年东台种植南粳5718的面积首次超过南粳9108,目前全市夏种进度已超过60%。
据了解,南粳5718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的优良食味水稻品种,茎秆粗壮、抗倒性好,产量潜力突破800公斤,2023年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4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近三年年均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50万亩。
良机配良技,夯实稳产基础
良种,还需配良机、良技。在江苏的广阔田野之上,驰骋的机械代替了传统的人工,靠技术种地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夏种刚刚结束,我们今年用的还是南农大李刚华教授他们那套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在南京浦口兰花塘高标准农田片区,“新农人”邵立昌一直根据农业专家指导来种地。他说,这已经是第三年使用该技术。
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于2020、2021连续两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是2023年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该技术不仅能实现“一次轻简施肥、一生精准供肥”,还可将氮肥利用率从40%提升到55%,达到减氮增产的目的。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江苏省500万亩水稻使用了该技术。
“今年,我们在肥料上推出了更多适应品种和土壤类型的类别,技术上增加了后期无人机精确诊断变量追肥技术。”李刚华教授告诉记者,优化后的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将更好为水稻生长提供能量。
位于南京高淳东坝街道的陈福明家庭农场,今年插秧时首次使用稻田杂草“插喷同步”防除技术,在机插水稻时同步喷施用于除草的药剂。
“这样方便又安全,既省了一道喷施封闭药的工序,还避免了无人机喷药时误伤附近其他作物的可能。”农场负责人陈蓉说,今年农场的5000多亩水稻全部采用该技术插秧。
据介绍,该技术由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启东市富旺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一次施药封闭除草防效达95%以上,持效期达30天以上。南京高淳区农业农村局农业装备科科长陈佳辰说,稻田杂草“插喷同步”防除技术是高淳今年在机插秧方面推广的先进技术,有助于种植户节省人工成本。现在,高淳水稻插播进度为90%。
智慧提质效,挖掘增产潜力
今年年初,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围绕“着力提高粮食综合产能”作出一系列部署,明确要求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集成创新,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在江苏各地,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在水稻育秧、插播等阶段,指导、鼓励农业主体应用新技术来提效率、节成本、促增产。
农业大县海安,今年夏种提早谋划建立了工厂化集中育秧中心,全市使用最新一代的自动育秧流水线,整体提高了秧苗素质和育秧效率。南通季和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上,建成的当地首个工厂化集中育秧中心,工人只需将提前准备的种子倒入机器中,水稻育秧生产的关键环节全部自动完成。公司负责人将这种方式跟以往做了比较:“人工只要原来的三分之一,速度却是以前的三倍。”
据介绍,海安市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约56万亩,机插秧面积占比近90%,水稻单产近650公斤,已连续11年位居全省第一。目前,海安育秧工作接近尾声,水稻已插播60%,出苗情况好于往年。
同样,连云港市农机部门也通过强化科技强农政策支持,持续推进水稻育秧中心、育秧基地建设,大力推动水稻生产的智能化、机械化、高效化。
今年新投入使用的全市首座循环运动立体式水稻育秧工厂——海州农发集团水稻育秧工厂,3条生产线一小时可以生产6000盘秧苗,待秧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如“坐轻轨”一般通过天车输送到炼秧场。在海州区农发无人化农场,无人驾驶插秧机只需一人负责秧盘补给便能完成插秧工作,一台无人驾驶插秧机1小时可插播5至6亩水稻,并能24小时作业。

当前,连云港全市插秧机保有量15000多台,集中育秧秧田面积2200多亩,预计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将达到92%。


相关文章

通州区:居民家门口的“多功能绿色驿站”全市首个林长制主题公园在副中心揭牌

 虽是烈日炎炎,但副中心市民参与绿色活动的热情不减。来自周边社区的党员同志来到新挂牌的党员“双报到”集结点——刘庄公园,围堰、施肥、浇水,亲手种下一盆盆月季和牡丹。与此同时,刘庄公园林长驿站、首都“互...

张振亚调研林长制责任落实及“四旁”绿化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6月25日,县委书记张振亚深入峡口镇、新添镇等乡镇调研林长制责任落实及“四旁”绿化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中,张振亚先后来到乡镇义务植树示范点和国家储备林、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项目现场,...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泾川县官山林场植树造林50年记略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泾川县官山林场植树造林50年记略泾川县高平镇茜家沟村流域治理。 图片由泾川县委宣传部提供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通讯员 李聪50年前,官山是名副其实的荒山,难觅绿色。...

长城脚下植树4000余亩 李荣:让“绿色”与长城相伴

7月19日,张家口青边口长城脚下,李荣种下的小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河北日报记者张昊摄■阅读提示青边口长城位于张家口市桥东区东望山乡青边口村,有战国、北魏、明朝三个时期的长城遗址,其中明长城遗址保存较为...

【网评大赛】建设绿美云南,需要做到三个“想一想”

作为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云南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和重大职责,踏入新征程,我们定要赓续杨善洲精神血脉,想一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这几个问题想清楚、想明白、想透彻...

十年造林200万亩 拉萨打造生态宜居高原城市

盛夏时节,在拉萨河畔,不少市民和游客不约而同来到南山公园过“林卡”,一边听着潺潺流水,一边和亲友喝茶闲聊,享受着拉萨独有的慢生活。如今,每天入园上山的市民、游客达到3000至5000人。随着生态环境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