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机械化种植采摘,“浙”款大豆引全国专家围观
10日,清晨的浙江省农科院基地——慈溪海通时代农业产业园室外温度已达35摄氏度,依旧挡不住参加国家鲜食大豆生产技术示范现场会专家们的热情。
“咦,你们这个品种,不仅颗粒大,口感还非常清甜。产量怎么样?”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雍太文一边摘了一颗豆子往嘴里送,一边关心亩产数据。
“亩产突破1000公斤。”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室主任、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杭州试验站站长傅旭军揭秘“浙鲜9号”的三大特点:产量高、丰产性好,审定以来,连续5年被列为浙江省农业种植主导品种,以亩产鲜荚1000公斤以上的优异成绩连续4次刷新了鲜食春大豆的“浙江农业之最”;品质优、商品性佳、口感好,荚宽粒大、百荚鲜重300克以上。
由于新鲜籽粒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高,口感香甜柔糯,适宜速冻加工出口;结荚集中、适宜机收,当下人工成本日益增加,这个优点十分重要。因此,目前鲜食大豆的育种方向就是优质、省力、省工、精炼加工。尽管“浙鲜9号”已非常出众,但这几年,各个“后辈们”紧随其后,同样十分惹眼。像“浙鲜12”的主要特性在于早熟耐寒,“浙鲜19”主打耐高温,“浙鲜86”则为耐迟播秋大豆,都是近年来审定的品种,实力不容小觑。
穿过一条小河,映入眼前的是一排排梨树。低头一看,树中间的空地上,一茬茬成熟的大豆迎风招展。“浙江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靠科技,还要靠方法。”傅旭军说,“机器换人”,节省了人工支出,提高了生产效率。鲜食大豆与幼林果园或其他作物进行带状复合种植,则有效提升了附加值,在其他作物不减产前提下,每亩增收鲜食大豆300到400公斤,亩增效800到1000元。
“你看,这样的采摘方式真节约人工成本。”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一众专家顶着烈日,争相下到田间地头,一边参观“浙鲜9号”大豆机械化采摘的过程;一边现场“把脉”,助力产业提速发展。
“以前,鲜食大豆成熟时,全靠人工采摘,不仅人难找,采摘成本达0.5元/斤,成为影响鲜食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自从引进了鲜食大豆采收机后,正常作业可以替代约100个人工采摘作业,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成品率挺高的。”基地负责人毛培成一脸自豪地说。
“人工采摘成本确实高,我们那里达到了0.7元/斤。”辽宁省农科院研究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沈阳试验站站长王文斌对浙江省农科院的机械化采摘赞不绝口,当场跟毛培成交换了联系方式。“回去以后马上研究,合适的话,我们也要加快自动化进程。”
现场会上,除了展示产品和全程机械化采摘外,浙江农业的各种“黑科技”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播种用的机器,与毛豆采收机幅宽相符;打药采取无人机植保作业,不仅撒得均匀,还能使农药发挥更大效能,超大作业量可达每天400至800亩;成熟后用的毛豆采收机,田间留秆采摘、采收、扬净、渣叶还田一次完成,作业效率每小时4至5亩,是人工采收的100至1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