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博: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不忘初心,回忆过去,国家、社会和人们的思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我所在的原山林场,从石头房和荒山,到今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4.4%,这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成立国有林场,在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下,延续下来的沧桑巨变。”10月3日,在原山如月湖湿地公园,全国林业英雄孙建博告诉记者。
如今,原山林场走的是生态文明的路,发展的产业是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原山人保持了一种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
从石屋破庙到“城里有新房”
百把镐头百张锨,一辆马车屋露天。1957年,19名年轻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原山林场,承担起了绿化荒山的重任。
“原山林场建立60多年来,一棵树不能砍,一片林地不能减,一块矿产资源不能搬。数十年的坚持,来之不易。”孙建博说,淄博能够有原山林场这片大林子,使淄博这座工业城市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新鲜,是非常不容易的。
老一代原山人住破庙、打通铺、吃糙米......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尚能坚持,但在石头山上种树确实难。石灰岩山地缺水少土,别说种树,有的地方连草都没有。多次尝试后,他们发现侧柏和刺槐等耐干旱贫瘠的树种容易成活。
在原山林场建场后不久,原山人又遭遇了自然灾害,为了保住树苗,林场职工就在山坡上排成“之”字型,用了三天三夜接力传水灌溉树苗,有的职工家属也参与了进来,这件“百人传水”的事迹流传至今。
孙建博说,原山林场建设之初,就是靠一种“爱原山无私奉献,建原山勇挑重担”的精神,从四面八方来到原山,在石头山上创造了一片绿洲。
“我们建设了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每个季度党员干部都要到这个基地接受教育,接受‘体检’。”孙建博说,原山人时刻没有忘记这一点,他们实行双联工作制,每个党员干部联系5到10名职工,出现任何问题,不过夜。
原山林场近3000亩优质侧柏林扎根石缝,被林业专家称赞为“中国北方石灰岩山地造林侧柏模式林分”。
孙建博说,到今天,在每一个护林点上,每个月才能下来几次的护林员,还是非常艰苦,社会上很少有人了解他们。“有时,一周都见不到一个人,只有他们这样,在那里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才有今天的绿化成果。”
“职工在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里,一刻也不能放松,保护好生态林。”孙建博说,只有职工过上了好日子,才能做出更大的贡献。原来林场的房子都是石屋破庙,现在的原山人,山上有张床是看林子的;城里有新房,是给孩子上学的。
“所以我们原山人一直在想,在保护好的同时,如何通过改革,通过创新,通过绿色发展,实现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孙建博说,就是要像老一辈原山人那样,去干,去闯,去做。
森林长出叶子,也长出“票子”
改革开放之初,原山人也曾彷徨过。
“有困难,找支部,怎么干,看党员。”孙建博说,党员要挺在前头,要去当先锋官。
“发展市场经济,只会种树、看树的林业人,到了市场都找不着东西南北,怎么干?”孙建博介绍,计划经济是国家拿钱,原山人只管看树、管树、种树。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变成了需要原山人挣钱来看树、管树、种树、养活护林员。
“原山林场曾经走过一段不平凡的道路。我刚到原山林场干场长的时候,负债4000多万元,而且每隔三年就要接收一个困难单位,5个事业单位融合成新的原山林场。”1996年底,孙建博担任原山林场场长,身为一名一级肢体残疾人的他,带领原山人继续走林业产业化的道路,通过发展森林旅游等产业,让原山实现了蜕变。
在原山林场最困难的时候,3个月没发工资,园艺场13个月没发工资。
“摆在我们面前,就是这么一个现实。1000多名职工,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来到林场之后,孙建博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让林场职工有岗位、有工资,这成了他的奋斗目标。让职工吃得上饭,吃上饭才能管好林子,过上好日子,才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个时候党送来了好政策,送来了改革资金,要把这个资金用到产业发展上,走出林场办林场,把小林场办成大林场。”孙建博说,在市场大潮中,原山林场的职工走出林场,干绿化、搞旅游、做培训,挣钱来养活森林,养活护林员。
“在原山林场这个平台上,能者上,平者让,谁有本事,谁能干,谁的贡献大,谁就是我们的领头羊。”原山林场制定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到2005年,实现了既无外债,又无内债。
“我们实行的是一家人理念,一家人,一起吃苦,一起干活,一起过日子,一起奔小康,一起为国家做贡献。这六个一起,把大家拢到了一起。”孙建博说,原山林场这面旗帜,是拼命干出来的。
原山人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火炬,发扬“四特”精神,闯出了一条场党委统一领导下的科学发展之路,固定资产达到了10亿元,一举甩掉了“要饭林场”的帽子,让森林既长了叶子,又长了“票子”,实现了保生态、保民生的协调统一。
原山林场职工植树造林。
生态文明建设,原山挑起大梁
“生态文明是世界需要,国家需要,我们地方老百姓需要,需要的是新鲜的空气,蓝蓝的天,清清的水。国家把生态文明写进了党章,作为一个党员,一名干部,就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要求,党的政策要落地落实。”孙建博说,在什么地方落地落实?就在基层,靠苦干实干,去深刻领会党的要求,把它和群众的期盼融合到一起。
原山林场能发展到现在,靠的是啥?孙建博总结,原山靠的是艰苦奋斗,靠的是改革创新,靠的是对生态林的死看死守。
“我们首先把生态林保护好,只有不着火,才能把林子保护下来。我们实现了连续27年零火警,这是了不起的,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孙建博说,要搞林下经济,基础首先要打牢。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要让全会精神在原山落地开花,就要像老一辈原山人一样去落实、去实践。”孙建博表示,原山林场要挑起大梁,为林草做样板,为全国做样板,“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的责任。”
“国家提出森林大食物观,向森林要吃的,要住的,要喝的,还要新鲜的空气,要喘的。”孙建博认为,要实现“森林四库”,实现“水库”“粮库”“钱库”“碳库”的功能,更不容易,原山林场要瞄准这个目标,走在前列。
孙建博说,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原山,会忠诚保护绿水青山,全力发展金山银山,要叫生态林发挥出更大的效益,为国家,为社会,让大家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淄博市创建旅游城市,原山林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淄博市创建文明城市、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市,原山林场成为其中最靓丽的那一抹底色。
“原山林场是林草战线的一面旗帜,是全国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和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孙建博表示,生态文明建设,原山要挑大梁,原山人一路走来,每时每刻都在挑起绿色的大梁,产业的大梁,生态的大梁,更要为淄博的老百姓创造一个和谐美丽、生态宜居的好环境。
“我们这些年来,最大的总结,最大的成功,就是千难万难,相信党依靠党就不难。正是因为听党话跟党走,通过创新、改革、吃苦、实干,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孙建博表示,原山林场有60多年来打下的强大生态基础,在发展过程当中,一定会为国家、为社会担起挑大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