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爸爸”在世界屋脊种绿洲,是生态治理保护的典范
边久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的一位普通农民,自年轻时起就与树结缘,最初只是在放羊时种下几棵柳树以求乘凉,却没想到种树逐渐成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在当地还赢得了“树爸爸”的美名。
从带领村民参与防沙治沙造林工程,治理雅鲁藏布江中游沿岸曾经严重的风沙问题,到2004年在政府扶持下建立苗圃基地,培育出适合高原地区生长的苗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当地的绿化事业中来。边久的儿子罗布也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注册了绿化公司,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推广植树公益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植树造林的影响力。
如今的山南市,不仅成功打造出一条长160公里、均宽1.8公里、面积约50万亩的“绿色长城”,逆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显著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与气候条件,还让当地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植树造林吃上了“生态饭”,走上了致富路。种树事业不仅让村里大片的荒地变为宝,也让不少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其实,在青藏高原上种树,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苗,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自然的敬畏。边久的故事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证明了即使在艰难的条件与环境下,只要付出努力,我们依然有能力改变一个地方的现状,并且创造未来。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边久的事迹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个人参与生态治理的典范,但我们也应认识到“种树是几代人的事情”,生态保护仍需要更多“边久”的长期坚持与不懈努力。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生态保护工作,社会各界也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从植树活动到垃圾分类,从绿色生产到环保教育,再到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环保政策、法律法规,都显示出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切关注和坚定决心,为构建绿色、可持续的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生态保护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不容忽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短缺等全球性挑战依然严峻,需要我们持续投入更多的努力和资源。同时,提升公众环保意识的深度和广度,确保环保行动的长期性和有效性,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在“树爸爸”的激励下,我们应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务实的行动,继续推进生态保护工作,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丽、健康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