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白杨正生长
一场接一场的狂猛风沙,像大海的波涛,在苍茫的戈壁翻卷着、怒吼着,天地一片苍黄。风稍稍停歇,一队新兵拎着铁锹和水桶,沿着跑道走进了一片绿荫里,他们面前成行成排的白杨正在蓬勃生长,树干上绽出来的新芽鲜艳夺目。
这里是西部战区空军某场站的一个导航台,全年干旱少雨,冬季气温极低。老兵们回忆,建台之初,目之所及没有一棵树。直到10年前,一名叫张志刚的战士来到台站,在肆虐的风沙中亲手种下了一棵棵树苗……
如今,100多棵白杨扎根这片荒凉的土地,尽管风沙阵阵,但树的叶子是碧绿的,昭示着盎然的生机。
一
10年前,刚刚转晋士官的张志刚来到台站,迎接他的是漫天黄沙。
“这么大的风沙,就没法子治一治吗?”张志刚对老兵们提出想种树,怎料收获的全是打击——
“种树?要是能种成树,之前的人早就种了。”
“别想了,高原这地方,草都活不了,别说树了。”
那阵子,张志刚没睡过一个整觉。时任连长李庆锟知道他在为植树治沙而苦恼,便找他谈心:“要我说,你就放手去干,人能活着的地方,树为什么活不了?”
好不容易挨到春天,张志刚想了各种办法,或到很远的河边寻找小树苗,或把老柳枝折下来扦插在“暖窝”里,都没有成功。越试,仿佛越证明了这片土地长不了树……
就在大家准备放弃的时候,有一天,张志刚像变魔术一样拉回来20多棵顶着绿芽、带着根包土块的白杨树苗,还搬回几袋羊粪。战友问他从哪儿找的,他只说是友邻单位支援的。
后来有一天,外出采买的战士发现一位牧民脚上穿的竟然是张志刚那年春节新买的球鞋。见实在瞒不住了,张志刚只好向战友们“坦白”:那些树苗和肥料是他拜托牧民在山下买的。“牧民用不到钱,所以一双鞋子换一棵树苗,一套衣服换两棵树苗,一块手表换一车羊粪……”
第二天起床,张志刚惊讶地发现那块被他用去换羊粪的手表居然回来了!他红着眼眶拿起手表下面压着的纸条:“无论发生任何事,兄弟们一起承担。”
冬天来临时,张志刚和战友们给每棵树的树干上捆上厚厚的棉布,下面的根部培上厚厚的土,再用他们热切的目光去温暖、去祈求。来年春天,那批树苗中终于有3棵再次抽绿。风还在呼啸,却再也吹不动官兵战天斗地、抵抗风沙的信念。“台站种活几棵树,全连定能造出林。”在连长带领下,上级单位支援的一批树苗在机场跑道西侧安了家。
树种下了,心就定了。树和官兵一起扎根、成林、成荫。张志刚退伍的时候,已有20多棵树成活了。望着蔚然成林的场站,李庆锟感慨道:“这片林子就叫‘志刚林’吧。”林边,官兵还立了块石碑,上面写着“志存高远,百炼成钢”。几个通红的大字掩映在白杨树影里,格外夺目。
二
在“志刚林”最靠近跑道内侧的一排小树上,挂着一块块被风吹得叮当作响的红色名牌——“张志刚”“吴定坤”“曾成龙”……一个个名牌,镌刻着台站官兵的故事和荣光。
“张志刚大家熟悉,他后来接任了台站的站长;吴定坤嘛,现在我们用的蓄水池、阳光棚、训练场等,都是他在的时候一点点改建出来的;曾成龙是我们台站第一个考上军校的……”前年当上站长、拥有了自己红色名牌小树的张福刚介绍,只有真正以站为家的优秀官兵,才有机会在树上挂上自己的名牌。“这些名牌,是激励,是榜样,是念想,更是场站官兵对‘家’的牵挂。”
8年前,张福刚参军入伍,来到台站,站长便是张志刚。他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看不清天色的下午,张志刚带着他执行飞行保障任务。突然,他听见气象台的风标疯狂转动的声音,从值班室望出去,远远的天际线上居然立起了一堵黄色的沙墙。
生长在贵州的张福刚从没见过这种阵势,一时间愣在原地。
“福刚,跟我去加固天线!”张志刚拉着还没反应过来的他冲出值班室,“抬着梯子,我们上房顶!”
上房顶!张福刚听后心往下一沉,一脸的愁容。每次爬梯子的时候一听见梯子摇得咯吱咯吱响,他头都不敢回,心都快要跳到嗓子眼。
趴在梯子上,望着房顶上十几米高的天线,张福刚吓得赶紧闭上眼。耳边风声呼啸,等摇摇晃晃的梯子稍稍平稳,他鼓起勇气再往下看时,发现3棵刚发芽的小树正在狂风中被吹得东摇西摆,但只要风势有片刻停息,它们便立刻挺直身子。
张福刚莫名地有些感动,他深吸一口气,一咬牙,抬起腿,抓着摇晃不止的梯子继续向上爬。
远处的跑道上,银色的战鹰昂起头,一架接着一架越过沙幕,消失在视野里。
三
“如今,场站的兵想在‘志刚林’种下一棵树,可不容易。”中士龚美沛记得自己2017年来到场站时,看到只有少数优秀的官兵才有资格在这里种树,心中升腾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按照场站的传统,新兵的第一堂思想教育课要在“志刚林”里开展。去年6月,一批新兵刚刚到达场站,营长王珩便带着他们来到“志刚林”,同行的还有获评场站优秀军士的龚美沛。
走进“志刚林”,满枝青翠的绿色与周围的荒漠形成了鲜明对比。作为教育活动的讲解员,王珩指着林中最粗壮的一棵大树说:“这棵树就是10年前张志刚班长种下的第一棵树。我们官兵就要像这些树一样,在最艰苦的地方扎根、发芽,守护好脚下的每一寸国土。”
接着,龚美沛讲起自己在这片林子里接受入伍教育的故事。他说,从听闻“志刚林”的故事那天起,他便立下了一个决心:要在这片林子里种下一棵属于自己的树。
当年的老班长说,要在林子里种下自己的树,必须是各方面考评都拿到优秀成绩的骨干才行。于是,龚美沛铆足了劲追赶训练标兵,很快便在同年兵里拔得头筹。然而,那年的植树节,连里把植树的机会给了一名在比武中获奖的老兵。
和战友们一起植完树,龚美沛掐了一节杨树枝回来,将它栽进书桌上的小花盆里。当第一缕阳光洒向营区,它便陪着龚美沛开始在晨曦里练习收发报。在手指老茧一次次磨破、愈合的循环中,龚美沛的收发报技术日臻熟练。
第二年,基地举行通信比武,上等兵龚美沛击败众多技术骨干,一举夺冠。颁奖台上,龚美沛捧着手上的奖牌,向着“志刚林”所在的方向,深情地敬了一个军礼。
那年植树节,龚美沛如愿来到“志刚林”,栽下属于他的那棵“荣誉树”。他抚摸着树干,泪珠和着汗水滴落在泥土上……
林间,响起一阵喧闹,新兵们正争先恐后地抢着水桶、铁锹,给树浇水、培土。一棵棵白杨挺立在高原的阳光里,树冠绿油油的,在风中铺展着它们的美丽。它们在历经了数不清的风霜雨雪后,成为一道风景、一种精神。龚美沛仿佛看见,“志刚林”里又萌发了一棵棵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