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石头荒山“蝶变”重生 “绿洲”焕发勃勃生机
思南县石漠化分布面积大,范围广,石漠化等级齐全、类型多样。全县岩溶面积158881.3公顷。2008年以来,思南县高度重视石漠化治理工作,始终把整治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工作内容,以“封山育林为主,造封结合”的思路,全力加强石漠化治理,稳步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石漠化治理种上的李子树。图片由思南融媒体中心提供
植树造林添新绿 共建生态好家园
大地春来早,植树造林忙。每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思南县的干部群众都积极参与到义务植树活动中。
在植树活动现场,大家分工明确、干劲十足,按照植树技术要求,三五人一组挥锨铲土、扶树正苗、浇水培土,一派热火朝天的植树景象。
“这是我参加义务植树的第七年,觉得很有意义。每年都在发生森林火灾,树木因为火灾减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补植树木,让我们的山更青,水更绿;同时希望大家都树立防灾减灾意识,让我们大家都自觉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思南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余贞海有感而发。
据了解,思南县每年的义务植树有15000株左右,还根据场地规划,栽植山桐子、香樟、楠木等具有经济价值的苗木。在共同植树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全县干部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共同为建设美丽思南同结一颗心、共出一份力。
“春节返工就来参与植树,活动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精气神,能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争取让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思南县关中坝街道工作人员安克丽觉得用这样的方式开启新一年的工作,更具有凝聚力。
近年来,在新年上班第一天,思南县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步伐铿锵有力。思南实现了“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同步增长,林业改善民生、助农增收作用日益凸显,有力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接下来,思南将以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奋力推进林业、生态、文化同步发展和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力争到2025年,全县森林面积稳定在17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2.5%以上,林(草)产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以上。
青杠坝村。图片由思南融媒体中心提供
石头荒山“焕”生机 乡村振兴动力足
金秋时节,柚果飘香。在邵家桥镇珠池坝村,前来体验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品尝柚子后,走进柚子林,精心地挑选柚子。
“这里的柚子很甜,价格又实惠!”游客陆军周末带上家人,一起体验采摘乐趣。
在珠池坝村柚子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柚子树枝繁叶茂,一个个硕大圆润的柚子挂满枝头,甚是喜人。目前,全村共种植柚子1000余亩。
邵家桥镇珠池坝村紧盯绿色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通过开荒种柚子走出了一条生态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生态美、环境好,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珠池坝的大地上徐徐展开。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推进,珠池坝村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结合石漠化综合治理、土地整治等政策,花费近千万元把石漠化严重的土地进行了薄泥整治,形成厚土,然后建立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将土地承包起来种上了柚子,曾经的荒坡披上了绿装。
“我身后这一片柚子基地以前是一片‘石旮旯’,村里成立了一个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把群众的土地承包过来,2017年以来,先后种植文旦柚、黄金柚、红肉蜜柚,现在不仅山变绿了,也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邵家桥镇珠池坝村副支书邓万进说起村里的变化,滔滔不绝。
珠池坝村柚子产业的发展,不仅让环境变美了,还使得周边群众在农闲时可以在基地务工,实现就近就业,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据了解,每年发放给村民的土地流转费达31万元,工人的工资达60余万元,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双赢。
“现在环境变美了,我们村民也有了收入。”邵家桥镇珠池坝村村民邓先军很高兴地说。
该村将继续实行生态种植,打造高品质的绿色产业,力争加快柚子产业规模化、优质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保证经济收入持续增长,切实增强乡村振兴的实力。
“由于天气原因,我们村今年的柚子产量预计在20万斤,全部销往贵阳,上周跟贵阳百果园签订了销售协议,议定了保底价格。”邓万进介绍道。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发展新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下一步,该村明确“产业联村,促进农民增收;项目带村,壮大集体经济;基础强村,营造生态宜居;智力扶村,助推乡风文明”发展战略,让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群众收入持续增长,乡村环境得到改善,乡风文明不断提升。
林下经济。图片由思南融媒体中心提供
生态修复显成效 绘就美丽新画卷
深秋时节,走进青杠坝村,只见群山色彩斑斓,新楼房错落有致,柏油路整洁平坦,农家小院房前屋后花开正艳,一幅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铺展在眼前。
塘头镇青杠坝村地处武陵山区深处,是典型的喀斯特石山村,过去由于交通闭塞、土壤贫瘠等现实原因困扰着当地群众。然而就是在这种恶劣的地理环境下,村干部一起带领村民植树造林、修复生态,持续探索适合喀斯特贫瘠土地发展的产业,让村民共享生态保护带来的发展红利。
“之前我们青杠坝村后面的几座大山,没有一棵树,都是光秃秃的,村里的生态植被受到严重影响,土地也十分贫瘠,村里没有一股真正的水源,农业生产得不到任何保障。我们一直把生态的修复和保护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通过全体村民这么多年的努力,现在山变绿了,整个村庄变美了,所有的土地都能够增产增收了。”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冷朝刚信心满满地介绍生态修复的成效。
青杠坝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提升乡村“颜值”,让村庄环境更美丽,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现在生活变好了,村里的环境优美了,村民们每天饭后散散步、跳跳广场舞,心情很愉悦。”思南县青杠坝村村民罗亨书对现在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很满意。
青杠坝村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环境美了、生活好了、精神富了,过上了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山”之间转化的幸福日子。10年来,青杠坝森林覆盖率从过去的42%提升至如今的62%,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
“下一步,作为青杠坝村将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让良好的生态给青杠坝老百姓在产业方面带来快速的发展路径,让青杠坝村的农业产业、农副产品加工、生态农庄、乡村旅游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让青杠坝村的老百姓通过生态促进发展,让发展给老百姓带来资源,让资源变为我们老百姓的幸福财富。”冷朝刚说,良好的生态给村民带来的蝶变效应是无穷无尽的。
林下经济。图片由思南融媒体中心提供
如今的青杠坝村,旧貌换新颜,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庭院错落有致,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广大村民安居乐业,农村农业发展活力全面迸发。青杠坝村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奋力打造富美乡村,让群众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
……
珠池坝村、青杠坝村石漠化治理是思南县石漠化治理成功的缩影,近年来,思南县通过生态恢复、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水资源开发等项目的集成与叠加,在石漠化的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探索出了一条荒地变“绿洲”、农民增收的路子,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干部群众参与植树活动。图片由思南融媒体中心提供
截至目前,思南累计完成石漠化治理10000亩(其中:林特产业基地4000亩),完成营造林7.8783万亩,森林改培2.5万亩,村庄绿化27个村寨283亩,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8.34%。有了生态资源的“加持”,思南山区生态价值日益凸显,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再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