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不再是奇迹!王有德:坚持了一辈子的事,我继续把它做下去
中国北方分布着四大沙地,毛乌素就是其中之一。曾经,一度扩张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让这里的人们不得不面临“沙进人退”的难题。数十年来,一代又一代治沙人,用科学治沙的接力,改写了这片荒漠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在这里种出一片绿洲的老人——“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有德。
难以想象曾经寸草不生、黄沙漫天的毛乌素沙地,如今已然成为草丰林茂、生机盎然的绿洲。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王有德:过去这都是沙漠,你看现在这一片,太漂亮、太震撼了,像生下的娃娃培养大了。
每到下雨天,王有德就会兴奋不已。对于治沙来说,赶在雨季播下种子,“绿色”的生命才能更顺利地破土而生。
把这里变绿,王有德用了近40年的时间。1985年,王有德调任白芨滩防沙林场副场长,当时这里的状况超出了他的想象。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王有德:职工住的房子,晚上看着天上的星星,一下雨,外边不下了,屋里还在下,天亮以后脸上都是沙子,案板上、锅碗上、灶房上全是沙子,饭煮好以后,吃到嘴里是敢咽不敢嚼。不要说生态,当时就没说生态。人怎么养活?资金怎么来?思想怎么解放?这是最大的难题。
当时,林场林业事业费仅有十五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有三分之二的人要求调走。既要造林,又要护林,还要养人。这些难题都摆在了王有德的面前。于是,为了让林场活起来,王有德下定决心砸烂“铁饭碗”。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王有德:叫“一竿子插到底”的承包办法,要求一个职工一年挖1万个坑,栽1万棵树,扎1万个草方格,治沙面积100亩,从治沙当中实现年收入1万元。定了三类指标,按成活兑现。
职工的积极性逐渐有了,但栽在沙漠里的种子,想要成活下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王有德:宁夏年降雨量只有200多毫米,春季植树造林基本上就没有水,干沙层都是几十厘米甚至一米深,树苗、种子栽上活不了。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王兴东:也许头天所做的一切工作,到第二天一场风全没了,推好的路、挖好的树坑,一场风,第二天全部夷为平地了。
想要种树,先要护种。王有德和职工们开始尝试手工扎草方格,固定住流动沙丘的同时,还为种子搭建起了挡风蓄水的“小城堡”。环境的难题一点点解决,但治沙还需要更多的钱,于是,多种经营创收机制“诞生”了。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王有德:建砖厂、建预制厂、建柳编厂、搞运输车队、开饭馆、搞马路经济,挣回的钱来反哺治沙。靠自己发展自己,靠自己救自己。
从每年植树造林面积的2000亩,到之后的每年2万亩、3万亩,一片片绿色加速在沙地里蔓延开来。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王有德:建起来以后,靠老百姓良田周围推沙造田,造田以后种一些经济的农作物来发展畜牧业,通过畜牧业产生的粪便再为果树和苗木提供肥源。
40年间,白芨滩林场人防风固沙面积达60多万亩,使毛乌素沙地边缘后退20多公里,真正实现了“人进沙退”。而王有德“风里来沙里去”的坚持,更源于儿时记忆中,黄沙给数万人生存带来的威胁。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王有德:小时候我们兄弟4个,还有3个妹妹和我们父母共9口人,住的是窑洞,点的是煤油灯,一刮风,风沙就把窑门都堵了。喝的是“苦咸水”,含氟量高的水,牙都变成了黄色。
曾经吃过的苦,深深刻在了王有德的心里,也让他立下了“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誓言。退休后,他成立了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开始治理难度更高的荒地。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王有德:干了一辈子了,只要有劲儿,我继续把它做下去,做到一直干不动。
40年治沙、10年治荒。现在的毛乌素沙地上,不仅有种类繁多的鲜花、树木,还有大大小小的湖泊。这几天,沙地里种的果实已经开始成熟,王有德迫不及待地带着记者前往果园。
如今在毛乌素沙地,治沙任务逐步收尾,但变得更绿的“接力棒”仍在继续传递。
王有德儿子 王立钧:当时我们确实有点不理解,感觉干了一辈子了,该歇一歇了,现在在身边帮着也能理解了,可能就是慢慢地传承。
王有德孙子 王书浩:爷爷在我大三这两年,突然间就老了,感觉很心疼,就特别想回来帮他。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王有德:我50多年来的这种精神、技术,应该传授给后代,要让他们重视生态,学会保护生态,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
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员工 王冠:在我的镜头里,大部分镜头是他的背影和侧面,然后我就奋力地去追。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员工 吴晓琴:偶尔会“摧残”一下我,但大部分不太影响我对他的感情,是非常值得敬佩的一个老人。
在绿洲之上 与自然握手言和
几代治沙人的努力,让今天的沙漠,不再是寸草不生的代名词。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治沙又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听一听她在这片沙地里找到的答案。
在沙漠里,有一种分布极为广泛的灌木——柠条,一米多高的枝条,和参天大树相比,平平无奇。但如果我们沿着这根枝条,扎进沙土之下,会看到一片深达数米、纵横交错的庞大根系。这,就是柠条的地下森林。
在白芨滩林场有成千上万株这样的柠条。王有德就是其中之一。在严厉的幽默和亲切的棱角背后,我得以看见他更完整的样子。用40年的生涯,王有德长出了自己的森林。
在盘根错节的根系之上,几代林场人创造了沙漠里的绿色奇迹。果树、鲜花、湖水、小鹿,这就是我和毛乌素沙地的初次相遇。但这样的场景,并不是林场人关于沙漠最初的记忆。
曾经,这里黄沙漫天、寸草不生,不断蔓延的荒漠,被视为难以根治的“地球之癌”,治沙造林的故事,从这一刻开始埋下了种子。
王有德说,治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故事。直到今天,白芨滩林场上的造林人,还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播下树苗和种子。用尽全力地生长,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和沙漠相处的方式。
从“林一代”到“林四代”,白芨滩林场的造林人不断更迭,对绿色的向往是他们不变的底色。在代代相传的故事里,毛乌素沙地的一株株柠条,绽放出了最鲜艳的花朵。40年间,白芨滩林场人筑起了一道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40公里的绿色屏障,相当于一座特大城市的规模。
一代又一代林场人用一步接一步的脚印证明,科学治沙,让曾经被沙漠吞噬的土地,重新回归土地。失而复得的绿洲,顺应自然的节奏,重现生机。
愿沙漠留在回忆,让绿色不再是奇迹。
明天播出“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高德荣,他在峡谷中开出一条天路。敬请关注。